“双减”政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?对培养学生的核心途径即课堂教学又会带来何种影响?“双减”之后的课后服务又该如何开展?本周推送“双减”下的学校教育改革系列文章,供读者参考。
课件演示视频:点击下面对应版本播放
DEMO新概念课件免费下载:其他课件下载,实操教学视频,师训,课件定制,听力考试制作等产品请联系
微信/电话:13909862170
从1950年毛泽东针对当时学生负担过重、身体素质下降的状况致信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提出“健康第一,学习第二”的重要指示开始,我国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地颁布了多道“减负令”,引导基础教育遵循教育方针科学育人。这次“双减”的核心目的追求是帮助引领基础教育重新回归正确轨道,全面提升教育质量,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,最终推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、和谐进步。
回归“育人为本”的教育本质要求
基础教育并不是面向“职业”和“专业”的教育,其重点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教授基本知识、训练基本技能,并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,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、兴趣好奇心、基本生活技能和良好习惯,以及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和特长等,最终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这也是基础教育独有的特点和规律。但在普遍的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的“教育焦虑”驱动下,“应试”和“竞争”成为当下基础教育的基调,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愈发沉重,基础教育的规律没有得到尊重和遵循,基础教育的应然价值使命不仅没有很好地实现,甚至还背道而驰。
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
学校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,在培养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但近年来,由于校外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,一方面削弱了学校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地位,另一方面也造成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的加重。“双减”文件中强调要“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”“发挥学校主体作用”“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”。这意味着,此轮“双减”政策从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两处集中发力,在进一步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的基础上,整治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,减轻学生和家庭的校外培训负担,并最终形成学校教育为主导、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配合的良好教育生态。
回归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
“双减”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“双减”政策内在要求提高学校教育质量,实施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。而关于“双减”政策,部分人认为可能会降低学生学习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,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。其实,进一步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,让学生摆脱“题海战术”和低质重复地作业之后,就为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,为教育真正回归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开了渠道、敞开了空间。当然,这也必然要求学校提供更为全面而优质的教育,使全体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,健康成长更可持续。
回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使命
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,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价值。“双减”政策目标重点是维护和巩固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。国家一直在倡导“减负”,而家长却拼命地“增负”,本应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,却陷入“应试教育”的泥淖。课外培训需要高额的教育支出,在“剧场效应”的影响下,几乎所有家长都被裹胁其中,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更难以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,削弱了政府在教育公平政策中的努力。因此,“双减”政策就是要基于平等的学校教育,尽量减少家庭资本对优质稀缺教育资源获得的干预,通过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。
联系人:老猫
手机:13909862170
微信:13909862170
邮箱:naboy@qq.com
地址: 中国